在同一根光纖中同時讓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光波長信號通過不同光信道各自傳輸信息,稱為光波分復用技術,簡稱WDM。
WDM的工作原理
WDM是將載有信息但波長不同的光信號合成一束,沿著單根光纖傳輸;在發送端經復用器(也稱合波器,MulTIplexer)匯合在一起,并耦合到光線路的同一根光纖中進行傳輸的技術;在接收端,經解復用器(也稱分波器或稱去復用器,DemulTIplexer)將各種不同波長的光信號分開,然后由光接收機作進一步處理以恢復原信號。
簡單來說,我們也可以把WDM看作是一條公路——不同類型的車輛涌入這條公路,到了目的地之后再各走各的。
WDM的作用是提升光纖的傳輸容量,提高光纖資源的利用效率。
WDM的分類
常用的WDM技術有CWDM和DWDM兩種
1.CWDM技術
對于WDM系統來說,想要讓它正常工作,顯然要控制各個光信號的波長。如果波長間隔太短,容易“撞車”。如果波長間隔太長,利用率又很低。
早期的時候,技術條件有限,波長間隔會控制在幾十nm。這種比較分散的波分復用,叫做稀疏波分復用,也叫粗波分復用,就是CWDM(Coarse WDM)
CWDM的起初波長范圍為1270nm 到1610nm,波長間隔20nm,有18個波段,為了區分CWDM波長和常規波長,國際電信聯盟改了一下,將通道中心偏移了1nm,所以中心波長為1271nm至1611nm。因為1270-1470nm波段有明顯的衰減增加,很多舊型光纖不能正常使用,所以優先使用的CWDM的波長只有1471nm-1611nm,有8個波段。
2.DWDM技術
技術越來越先進,波長間隔越來越短,到了幾nm的級別,就成了緊密的WDM,叫做密集波分復用,也叫細分波復用,就是DWDM(Dense WDM)。
DWDM的波長間隔可以是1.6nm、0.8nm、0.4nm、0.2nm可以容納40、80、160個波。
DWDM的波長范圍為1525nm至1565nm(C波段)和1570nm至1610nm(L波段)。DMDM常用的是C波段,波長間隔0.4nm。
CWDM和DWDM的區別
1.波長間隔:
CWDM 20nm
DWDM 0.2nm 0.4nm 0.8nm 1.6nm
2.波長范圍:
CWDM 1270nm-1610nm 常用1470nm-1610nm
DWDM 1525nm-1565nm(C波段)1570nm-1610nm(L波段) 常用1525nm-1565nm(C波段)波長間隔0.4nm
3.波段數量:
CWDM 18個
DWDM 40個 80個 160個
4.應用區別:
在長距離的光傳輸網絡中,波分傳輸設備的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DWDM波分復用設備可以完成遠距離、大容量的長途干線網絡的傳輸任務,一些大容量的城域網核心節點,電信5G,城域網,骨干網,部分數據中心也會應用到DWDM技術和設備。相較于DWDM,CWDM的成本會相對低很多,主要應用在城域網接入層,企業網,校園網等。CWDM技術在現有網絡架構上升級的應用非常廣泛,極大限度的節省了用戶的升級網絡的費用。